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
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三轮进行:
1、课程内实践:教师按大纲制定实践计划、开设实训项目、制定实训指导教案,实训在实训室完成,学生实训交实训报告,教师批复,登记成绩。
2、集中实训:以课程设计、实训、实习的形式作为1门必修课完成。配备企业兼职教师1名,专职教师1名,共同完成实训项目开发、确定、制定实训指导计划、实训指导书、学生任务书,实训在实训室完成,学生完成实践项目,上交实践成果,书写实训报告书。专、兼职教师共同批复并给出成绩,上报教务处登记在册。
3、顶岗实习:专业和实习企业共同制定实习计划,实训指导书,实习任务书;专业派2名指导教师和企业1名实习教师共同管理学生;学生顶岗前填写和企业的协议书,顶岗中每周向指导教师汇报1次,填写实习周记;教师每周填写1次教师实习日志;实习结束,学生需完成实习任务书填写,实习日志填写,实习报告书和实习总结;教师完成实习日志、典型案例评选、实习总结和学生实习成绩的评判并上交教务处备案。
实践教学体系分配表
实践形式  | 实践课程  | 实践课时 数/周数  | 教师 配备  | 实践/实训 地点  | 备注  | 
    课 内 实 践  | 模拟电子技术  | 40时  | 1人  | 模拟电子实训室  | 
  | 
数字电子技术  | 14时  | 1人  | 数字电路实训室  | 
  | 
可编程控制器  | 32时  | 1人  | 可编程PLC实训室  | 
  | 
单片机原理应用  | 28时  | 1人  | 单片机实训室  | 
  | 
检测技术及应用  | 12时  | 1人  | 传感器实训室  | 
  | 
电路基本分析  | 20时  | 1人  | 电子综合实训室  | 
  | 
集成电路应用  | 12时  | 1人  | 电子综合实训室  | 
  | 
电子线路CAD  | 24时  | 1人  | 电子线路CAD实训室  | 
  | 
      校 内 外 实 训  | 电子器件电子仪器 使用技能实训  | 2周  | 2人  | 电子综合实训室  | 
  | 
电子整装技术实训  | 2周  | 2人  | 电子工艺综合实训室  | 
  | 
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 | 3周  | 2人  | 数字电路实训室  | 
  | 
可编程控器课程设计  | 2周  | 2人  | 可编程PLC实训室  | 
  | 
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  | 2周  | 2人  | 电子线路CAD实训室  | 
  | 
单片机原理应用课程设计  | 3周  | 2人  | 单片机实训室  | 
  | 
岗位综合技能实训  | 3周  | 4人  | 电子综合实训室  | 
  | 
顶岗实习、毕业设计  | 18周  | 3人  | 校外实训基地  | 
  | 
课 外 实 训  |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 (基于FPGA技术)  | 7周  | 2人  | 单片机实训室  | 
  | 
第六届全国大学生 智能汽车竞赛  | 3个月  | 3人  | 单片机实训室  | 
  | 
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 (基于MSP430单片机技术)  | 3个月  | 2  | 单片机实训室  | 
  | 
  |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 (基于PIC18单片机技术)  | 3个月  | 3  | 单片机实训室  | 
  |